21

2024-09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五十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时任第68军203师607团的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一百五十一)曹思明

66efe7dc95867.jpg

题跋:中朝友谊万古长青 抗美援朝保卫和平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曹思明书法作品

曹思明,1917年12月8日生,河南省商城县晋家湾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2月曹思明调任前敌指挥部政治部文工团保管员。“七·七”事变后,曹思明入红一军团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管理员,后任区队长,1937年9月,他随改编后的八路军115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940年秋,曹思明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直工科科长,不久转入滨海地区的临沭、莒县、十字路、蛟龙汪一带活动。1941年11月后调任师供给部政治处主任,1943年8月起任山东滨海军区后勤部政治处主任。参加了反“扫荡”斗争和天宝山、临朐、莒县、十字路、蛟龙汪等战役战斗。

1945年11月起,曹思明任滨海滨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他开创性地开展政治工作,1948年7月至1949年2月任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这期间,曹思明先后参与组织了解放高密、胶县、诸城和潍县的战斗,他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49年2月,曹思明入中共中央华东局党校四部直属大队学习,4月起在苏南军区政治部休息,6月起任苏南军区苏州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曹思明任胶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55年9月曹思明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各一枚。1958年入南京军区速成中学学习。1960年6月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政治委员,1963年9月任南京军区舟嵊要塞区第一政治委员兼舟山地委第一书记。

1971年2月,曹思明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新疆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三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1972年5月,任新疆军区代理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1973年6月,杨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曹思明仍为新疆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三书记,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自治区党委第三书记。1975年8月,曹思明调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参与领导总后勤部工作,1978年3月兼任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77年8月曹思明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81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调曹思明接替李聚奎上将任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委员。长期的政治工作经验,更让曹思明能着眼未来战争和部队战备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规划,加强了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我军后勤人才的培养和军队教育训练事业的全面发展。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曹思明增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88年4月和3月,曹思明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任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

1993年3月后退出领导岗位的曹思明进入了老年大学潜心练习书法,并力所能及地为多所中小学做义务辅导员,发挥一位老红军的余热。2003年1月3日04时38分曹思明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一百五十二)朱毅英

66efe80866952.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朱毅英绘画作品

朱毅英,1923年生,广东惠来县人,马来西亚归侨,中国社会科学院离休干部。他自幼喜爱美术,在职期间,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绘画活动。1985年离休后,全力学习绘画,在老师指导下,绘画技巧显著提高,其作品多次参加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与书画家协会举办的展览。

(一百五十三)崔永良

66efe82db652a.jpg

题跋:渴骥奔时书满壁,饿鸱鸣处箭凌风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崔永良书法作品

崔永良,别署子液,1953年8月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现在空军政治部老干部局供职。1972年参加解放军,1977年毕业于西安空军第二炮兵学院,1981年入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学习,书法师从温同春,由颜体楷书转北碑,继而研习篆隶。作品参加全军首届书法篆刻展。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1953年7月,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出现了这样一件事情,第68军203师607团的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奉命率侦察班12名战士,以化装奇袭的手段,歼灭南朝鲜军"精锐师团"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杨育才所在的68军203师607团是金城战役的攻坚团,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对方军队,除了正面战场的打击之外,尽量也要避开硬碰硬,以免产生较大伤亡。于是203师的首长们经过研究决定,由607团派出一个侦察班,利用敌军兵种混杂,战况混乱的情况,采取化妆偷袭的方法,偷袭白虎团指挥所,直插敌人心脏。

杨育才作为侦察排副排长担任起了这个重任,挑选了10名优秀的侦查员,带上了两名朝鲜人民军联络员,组成了这支13人的奇袭小队。其余队员穿上南朝鲜军队服装,杨育才自己则穿上美军制服,身材高大的他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军顾问。13名队员全部配备了手榴弹、冲锋枪、燃烧瓶等特种作战装备。准备完成后,等到夜晚,在志愿军发起战役时,这支奇袭小队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直插敌308高地。金城战役打的非常激烈,不断有飞弹从他们头顶飞过落在地方的阵地上,他们也顾不得担忧战友们的进攻是否顺利,一心朝着自己的目的地前进。在京剧中,严伟才踩上了地雷,现实里也同样发生了,只不过踩到地雷的是在前方开路的班长赵顺合。胆大心细的杨育才赶紧让班长踩住不要松开,自己则俯身轻轻拨开泥土检查,索性只是一个反坦克地雷,虽然威力大,但是需要很大的重量才会爆炸。于是他让赵顺合放低身子,迅速的抽出脚并向旁边滚去。地雷也没有爆炸,大家悬着的心算了放了下来。

在行进的过程中,杨育才时不时的回头看是否有人掉队,却惊奇的发现队伍后面多了一个“尾巴”,原来是一个被志愿军打怕了的南朝鲜军,碰到奇袭小队还以为是己方撤退人员,就稀里糊涂的跟了上来。有这样一份老天爷给的“礼物”,杨育才自然乐意收下,从对方口中套出敌军口令后是“伦姆”、“欧巴”,杨育才果断下令解决了这个倒霉鬼,并继续前进。没走多远,正巧碰上两名巡逻的南朝鲜士兵,正是验证口令的机会。于是杨育才等人隐蔽在草丛中,让队伍中的朝鲜联络员远远地喊:“站住,你们是什么人?”,对方回答是游动哨。于是杨育才要求对口令,发现与之前敌人供出的口令对的上,不仅证实了口令的正确性,还顺利通过了敌军的岗哨。经过几乎一整夜的穿插跋涉,杨育才率领的奇袭小队终于才天亮前达到了白虎团的团部。这里四周被铁丝网包围,有多个整齐讲究的木板房,里边还亮着灯光,好像有人在开会。院子后的小山坡上,敌人正在不停的向车上搬运东西。眼看敌人想要开溜,杨育才赶紧下令进入团部发起进攻。不料在指挥所门口被三个哨兵拦截,就算有口令也不准进入,一定要做检查。情急之下,联络员韩淡年用朝鲜话对敌人说:“大胆,这是我们的美国长官,现在前线紧急,你们还在这耽误时间,出了问题你们负责得起吗?听到这话,哨兵吓得赶快让开了道路,奇袭小队顺利进入指挥所。杨育才将小队分成四个小组,从不同方向开始进攻,自己则率领三名战士直奔会议室。敌人被突然响起的枪声吓得手忙脚乱,不知志愿军怎么从天而降,也不知有多少人,甚至不知道该打哪里。杨育才顺利进入会议室,将其中大部分敌军官打死,还成功俘虏了敌几个营级以上干部。

白虎团那面象征着他们荣誉的白色虎头军旗也被带走,成了志愿军的战利品,如今收藏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白虎团也从此覆灭,不复存在。这次突袭绝对是我军特种作战史上的奇迹,在这次战役中,杨育才获得特等功,并受到嘉奖为一级战斗英雄,升任侦察连副连长。生活上的杨育才和战士们相处融洽,不搞特殊,但在训练中却对战士们严格要求。在后来的从军生涯中,杨育才逐渐升职,一直做到了副师长,最后于56岁时光荣退休。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