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25-07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志愿军孤胆英雄,时任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第561团1营2连班长的刘光子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二百七十四)刘月忠
题跋:千秋铁壁 百世威名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刘月忠作品
刘月忠,字德,笔名龙文、月中,艺名少岳,号华艺楼。1951年3月生于河北黄骅,1970年入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空军某部文职军官干部、国家文化部中国汉字书写考级评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汉字书写推广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电视台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比赛专家评委、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国际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东方书画艺术拓展中心副主任,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太行书画研究院理事,北京爱晚书画学会理事,中国紫云书法碑林顾问,《硬笔书法天地》网站高级顾问。《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书画艺术百科全书》编委。《世界名人录》、《中华英才大典》特邀编委等。曾发表过《书法概论》、《论书法线条艺术美》论文等,出版有《刘月忠大楷字帖》、《刘月忠书法艺术》等专著。
刘月忠先生自幼酷爱书法,以毛笔大楷和行草书体见长,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研究、广临历代名家碑文墨迹,去粗取精,融会贯通,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创作了许多精品佳作。他的大楷书法作品以“颜神欧韵”而著称;用笔方圆兼施,虚实相济、笔势酣畅,气魄夺人。既与古人有区别,又和今人不雷同。逐渐形成了自己含蓄劲健、向背和谐,形神兼备,洒脱大气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常以压倒群雄之势荣登榜首,他曾多次荣获全国特别金奖、金奖、一等奖、国际银奖和佳作奖。并获得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特别荣誉奖、世界文化交流荣誉奖、国际文化交流金鹰奖,当代书画艺术界名人荣誉奖、当代艺术成就奖、中华金奖艺术家、世界银奖艺术家称号。曾九次获得全国书法比赛金奖、一等奖,荣获世界文化交流荣誉奖、国际文化交流金鹰奖、当代艺术成就奖、中华金奖艺术家称号等。
刘月忠是当代实力雄厚,富有发展潜力的正统派书法家,他重人品、精书艺,曾为“希望工程”、残疾人事业、世界和平科学周、雷锋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神堂峪自然风景区、高山寺落成典礼、抗洪赈灾等几十项公益事业捐赠作品。曾多次应邀为中共中央习近平、胡锦涛、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及参加中非经济论坛北京峰会的48个国家的总统和元首书写作品。许多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南海等几十家全国著名堂馆收藏。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博物馆、书法商行均争相收藏他的书法作品以弥补藏品之空白。
(二百七十五)刘德里
题跋:月色朦胧江水寒,雄兵十万出边关,援朝保国追穷寇,不减豺狼誓不还,中朝奋战同肝胆,捍卫和平抗霸权,美帝败伤三八线,中华儿女凯歌旋。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刘德里书法作品
刘德里,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二百七十六)刘淑卿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刘淑卿绘画作品
刘淑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抗美援朝故事精选
刘光子,1921年出生于内蒙古杭锦后旗召庙乡团结村。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过甘肃省兰州十里山追击战、沙漠遭遇战和著名的太原攻坚战,因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先后两次荣立战功,多次受奖。1951年,刘光子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第561团1营2连班长。
1951年4月初,志愿军司令部认为敌人进占三八线以后还要继续北进,而且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可能性为大。4月6日,志愿军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决定抢在敌人登陆之前,志愿军实施反击战役。在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第一阶段中,志愿军第63军187师561团,突破临津江后,于1951年4月24日,在雪马里(雪马里,位于临津江南岸4公里处,地势偏高,可俯瞰周围的好几条重要公路,是揳在临津江南岸的一颗钉子。)地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对英军“格洛斯特营”的包围,并在此打了一次震惊中外的特殊战斗。
之所以说它特殊,因为志愿军遭遇的对手是一支赫赫有名的英国王牌部队,虽说英第29旅“皇家格罗斯特营”及配属炮连、迫击炮连、坦克分队约1000余人,实际上已是一个团的编制。4月25日,第561团以猛虎下山之势,对被包围的这支英国王牌部队发起最后攻击。尽管训练有素的“格洛斯特营”不甘束手就擒,试图拼命抵抗,但一番激战后,英军很快被打得四处溃逃。因雪马里地区方圆百里,再加上地形复杂,所以,追击部队不可能会集一处。这天中午,当二连志愿军战士刘光子(时任战斗组长),带领两名新兵冲到一个小高地上时,忽然发现山梁下面有“格洛斯特营”的一个炮兵连,100多号人正准备携炮逃走。刘光子端起冲锋枪就是一阵猛扫,接着,他让两名战士趴在大石头后面射击掩护,自己就一马当先冲下山去。在距敌人数十米时,刘光子迅速投出一颗“飞雷”,因这种在手榴弹上捆炸药的“反坦克手雷”威力巨大,一下就炸倒了一片英军。
此时,借着“飞雷”爆炸后产生的浓浓硝烟,他一边奋勇冲击、扫射,一边大喊:“一营向左,二营向右,给我冲!”,刘光子制造了一个氛围,给他们感觉是周围有好多人。此时,英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再加上山上的两名新兵不停射击,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从天而降”的到底有多少志愿军。所以,当刘光子冲到英军阵地前,用战前学的那点英语大喊一声“缴枪不杀”时,没想到该连活着的官兵却无一例外地全部举起了手,表示愿意投降!看到眼前黑压压地站了这么多英军,刘光子思维敏捷,他向空中“哒哒哒”扫了一梭子子弹后,马上大喊“立即站队,集合”。当英军士兵拥挤着站好队时,才猛地反应过来:原来对方才一个人!刘光子单枪匹马,押着这支长长的队伍往山上去,很快,两名新兵也飞跑着赶来接应,这帮曾经威名远扬、不可一世的侵略军,为保全性命,只好乖乖地做了俘虏!
这次战斗,刘光子创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单兵单次俘虏敌人最多的纪录。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孤胆英雄”荣誉称号并记一等功。1952年6月25日,刘光子参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两周年而举行的授勋大会,被朝鲜最高人民委员会授予“十级战士勋章”“二级孤胆英雄”光荣称号,并受到了金日成的接见。1953年,刘光子赴苏联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斯大林亲自接见了他。1960年,刘光子受邀出席全国民兵群英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亲自赠送他一支半自动步枪。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