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25-04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系列之八十
来源:原创
分享到: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于2000年12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

65e833a6a55f9.png

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书画展合影留念

此次展览目的是要弘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国际主义精神,通过缅怀先烈们战争中所呈现的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充分体现中华儿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让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其实七十多年来,任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人们始终不忘这场打出国威、军威的伟大战争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本期,我们将着重给您讲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空军原副司令、中纪委委员何廷一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感人故事,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历史背景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拉开序幕。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南朝鲜军步兵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后的首次战斗。此役后,志愿军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首战告捷。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二百四十一)何廷一

6806be2058a4d.jpg

题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空中格斗敌机坠地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何廷一书法作品

何廷一,曾用名何廷英,又名何俊卿。1915年生,福建长汀人。1927年考入长汀福建省立第七中学,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四纵队政治部秘书、青年干事。后被派往地方工作,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汀州市委书记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警卫队政治指导员,八路军前方指挥部作战科参谋、副科长。一九四一年进入延安军政学院第四队和军事学院高级干部队学习。次年参加延安中央党校整风学习。后任军委一局作战科科长。1941年,进入延安军政学院第四队和军事学院高级干部队学习。1942年,参加延安中央党校整风学习。此后任军委一局作战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第十九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十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三师副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部参谋处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参谋处长、1953年起任第二副参谋长兼空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副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5年任空军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7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志愿军空军同美军作战之初,力量是明显的悬殊,在抗美援朝的空战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中、苏空军联合一起作战,苏联空军在高空,我军则在中、低空。开始时,我军飞行员不能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出动,因此一旦夜间和有复杂气象情况,就只能靠苏联空军出动。后来我军在苏联空军的带领下,分批组织部队进行夜航训练和复杂气象条件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飞行员们也掌握了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技术。

当时陆军曾有少数同志编了个顺口溜,讽刺空军说:“抗美援朝不过江,保家卫国不带枪,稀里糊涂得了个纪念章(指朝鲜政府颁发的纪念章)。”其实,这是由于他们对空军情况的不了解。空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一个发展过程。同陆军部队一样 ,空军也是需要在战斗中锻炼,在战斗中成长的,空军的力量是逐渐积蓄起来的。所以,在抗美援朝之初,毛泽东主席就曾批示,使用空军以采取稳当的办法好。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从参战伊始,就在前方待了—年多。抗美援朝初期,我军完全没有空战的经验。刘亚楼虽然在苏联学了八年,但学的都是陆军方面的知识,空军应当怎么指挥, 应当怎么打仗,完全没有经验。因此,他亲自带着一个翻译,同苏联顾问在一起,摸索空军作战的经验。他对空战战术的研究十分重视,根据美军当时的战术,对参战部队空战战术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当时我军新组建了一个空十六师,正在青岛进行米格十五飞机的改装训练。刚改装训练完,刘亚楼就从丹东前线来了电话,要赶紧把十六师的飞行员全部调出补充到抗美援朝前线的两个主力部队,空四师和空三师去。

接到刘亚楼的电话,当时的参谋处长何廷一,立即坐飞机飞往济南,从五航校那里又搞了一个教练机,直飞青岛的流亭机场。到了青岛,就立即找到了十六师的政委张雍耿,告诉他要把十六师的全部飞行员用运输机送往东北,补充到四师和三师去。还告诉他,十六师的机构不动,师的空架子就暂时保留在流亭航校,凡是以后航校毕业的飞行员,立即补充给十六师。当时张雍耿还不太满意,何廷一就对他说:“你要服从命令,这是空军党委的决定,空军党委是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的。”当晚,何廷一和吴法宪又召集十六师的飞行员作了动员,鼓励他们勇于参战,为祖国、为人民立功,去的飞行员都兴高采烈。就这样,他们很快把十六师的飞行员全部调到了东北。

最早入朝作战的是空4师,自1950年12月空第4师10团28大队进驻安东浪头机场,在苏联空军顾问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实战演练。空4师辖第10、12团,每团装备30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每团三个飞行大队,每个飞行大队10架米格-15,全师共装备60架米格-15战斗机、2架雅克-12通信机,加上地勤和警卫营共2000余人,师指挥部设在安东矿山。1951年1月21日,10团228大队首次出动8架米格-15喷气战斗机,在大队长李汉率领下飞抵在清川江大桥上空,拦截前来轰炸的美空军F-84轰炸战斗机。

美军F-84“雷电”这款战斗机于1947年投入使用后,曾出现许多结构和发动机问题,早在1948年美空军就曾考虑淘汰F-84,但因朝战需要才重新使用即将退役的F-84。当天上午李汉带队的8架新式的米格-15突然出现在F-84的后方,组成二对一的阵式向4架F-84发起的攻击,美军F-84机组被打得措手不及,一架F-84被李汉击伤后全机组被迫返航。空4师首战告捷,北京的教员听后高兴不已,在战报上批示:“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

(二百四十二)董英敏

6806be60e696e.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董英敏绘画作品

董英敏,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志愿军机要干事。

(二百四十三)王清魁

6806be8228265.jpg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书画大展》王清魁绘画作品

王清魁,1932年生,1947年参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及桐柏解放区,后参加准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武汉及进军中南等役。新中国成立后被选调入中南军政大学学习。1952年毕业后调入中南军区(后改为广州军区)司令部工作,1973年年初选调入北京军事科学院任战役战术部研究员,先后参加《战役学》《战区故役)等条令、条例的编写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有关词条的编写及《军)条的编写等。美国发动海湾战争后,重点参与研究陆海空联合作战及信息化战争、电子战等学(军事辞典》调术问题,并到沈阳、成都、广州等军区宣讲。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有个人军事专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集成》。军委高级职称评委,评为教授级研究员,行政正师职。

离休后,曾在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书面丽授大学学习三年,曾任军科老年大学副校长兼山水班老师。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吸纳为书画创作研究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过全国、全军及北京地区各重大纪念活动书画展,曾获得不同级别的金、银、铜奖。作品被十余种面册及报刊采用,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名人辞典》画篆刻大辞典》等《中国老年书画家大辞典》《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大辞典》等。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鸡鸣驿邮驿文化主题邮局•邮票展览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央广网运河频道原总监。